為深入學習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新部署新要求,更好履行新時代黨校職責使命,在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之際,7月15至16日,省委黨校(安徽行政學院)舉辦“鄉村振興戰略論壇”暨安徽鄉村振興學院專家咨詢組會議。副校(院)長胡忠明致辭并主持。本次會議也是全省黨校系統從事“三農”和鄉村振興教學研究的全體教師集體備課會。全省轄市委黨校(行政學院)、縣(市、區)委黨校(行政學校)、小崗干部學院、金寨干部學院涉農教研人員110人參加會議。
7月15日下午,會議邀請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專家咨詢委委員,浙江省鄉村振興咨詢委員會專家委員趙興泉,博士生導師,國家發改委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中國農村發展學會副會長,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姜長云分別圍繞“浙江‘千萬工程’的實踐與貢獻”“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需要重視的幾個問題”作主旨報告。
趙興泉緊扣“六個聚焦”推動“千萬工程”,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的“三個特色”,系統解讀了“千萬工程” 的來龍去脈、具體實踐和深遠影響。他強調,“千萬工程”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生動實踐,學好用好“千萬工程”經驗,要深刻領悟其中深入調研的謀事之道、愛農為農的民本情懷、綠色發展的“兩山”理念、久久為功的恒心定力、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富民為先的價值取向,轉化運用到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上來。姜長云就如何做好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從重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與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關系,創新鄉村產業發展方式,深化農業農村改革與統籌城鄉改革,發展和安全的關系等方面進行了闡釋。指出建設農業強國要體現中國特色,立足我國國情,立足人多地少的資源稟賦、農耕文明的歷史底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時代要求,抓好以鄉村振興為重心的“三農”各項工作。
晚上,與會人員開展座談交流。副校(院)長胡忠明在講話中強調,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三農”工作,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全省黨校系統應當站在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前列,高度重視、高位推進、高標準完成,在加快安徽農業強省建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上貢獻黨校更大力量。
滁州、淮南、宣城、安慶、合肥、阜陽、馬鞍山、蕪湖、池州、黃山、淮北、蚌埠、亳州、六安、銅陵等市委黨校代表結合教研咨工作開展,圍繞助力鄉村振興發揮陣地作用、開展理論研究等方面進行了經驗分享和深入交流。鄉村振興教研部主任、教授王學忠現場回應了代表們提出的建議。
7月16日上午,會議邀請博士生導師,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安徽鄉村振興學院專家咨詢組首席專家劉奇作主旨報告。劉奇以“應變局 開新局—大變革時代的中國‘三農’”為題,結合自己對“三農”工作特別是鄉村振興戰略的研究體會,對當前中國農民、鄉村社會和“三農”工作的特征變化進行了高度概括。他指出,面對新時代新形勢新要求,“三農”工作領域的領導干部要常讀三本大書、樹立“三物”思維、遵循三大規律,在融合三次產業、推進“三體”共化、保障三大安全、守好三塊土地進程中,不斷提升三種能力、始終馭好“三駕馬車”、努力培育“三農”情懷,擔負起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偉大使命。
下午,與會人員分三組赴巢湖市汪橋村、長豐縣馬郢社區大路村以及肥東縣黃張文藝村、霧耕農業、橋頭集現代農業產業園等教學基地進行了現場觀摩。
中共安徽省委黨校微信公眾號
省委黨校智慧校園APP
Copyright ? 2011 中共安徽省委黨校.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Minggao
皖ICP備06012118號-1 皖公網安備 34011102001196號
通訊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301號 郵編:23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