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任務和基礎前提。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有的地方存在“兩張皮”現象,就鄉村振興談鄉村振興,就脫貧攻堅搞脫貧攻堅;存在“等靠要”思想,部分村民過度依賴政府,缺乏艱苦奮斗、積極進取的精神;存在“不順暢”問題,缺少“統一”的機制、“合一”的規劃,影響工作落實質效。為此建議:
一、做好思想行動的有機融合
進一步教育引導基層一線黨員干部,不斷強化全局思維,切實厘清鄉村振興戰略與脫貧攻堅的辯證關系,避免在工作中出現“兩張皮”“兩脫節”現象。要以“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和組織振興”為統攬,把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長短期目標相結合,實現兩者相互促進。
二、做好戰略規劃的有機融合
省級編制涵蓋脫貧攻堅的五年乃至十年的鄉村振興規劃,制定攻堅“路線圖”“施工圖”“任務書”,實現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壓茬推進”和“同頻共振”。特別是將脫貧攻堅需提檔升級的工農產業、旅游扶貧、生態建設等發展項目,以及電力建設、水利建設、交通建設、易地扶貧搬遷等基礎建設項目,打包編入鄉村振興的發展規劃,實現一本規劃、一張藍圖。要持續鞏固脫貧成果,健全精準扶貧動態監管與目標考核體系,完善貧困戶鞏固脫貧和防范返貧長效機制,確保脫貧工作實效。
三、做好特色產業的有機融合
深入實施經濟薄弱地區特色產業提升工程,優化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建立脫貧攻堅項目庫,推進優勢特色產業提質增效。培育優質農產品品牌,搭建網絡電商、“農超對接”等銷售平臺,實現低收入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堅持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產業化開發,著力培育農業園區、合作組織、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職業農民等為重點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厚植長效脫貧“造血”動能。
四、做好體制機制的有機融合
在脫貧攻堅期內,成立黨政主要負責同志為“雙組長”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暨脫貧攻堅領導小組,下設鄉村振興領導小組辦公室、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一盤棋、一體化”式推進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工作。貧困村可結合脫貧任務,將鄉村振興戰略的思想和原則融入具體的脫貧攻堅計劃和行動之中,統籌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之間的有機銜接。各行業部門要明確分工責任,形成有效的深度融合工作機制。在脫貧攻堅結束后,要把扶貧開發工作納入到鄉村振興總戰略和總體框架下整體推進。
五、做好要素保障的有機融合
統籌解決好“人”的問題。建立職業農民制度和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體系,繼續深化實施激勵農業科技人員創新創業改革工作,完善返鄉農民工創業支持政策,激發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要統籌解決好“地”的問題。積極推廣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大力發展土地股份合作社,繼續深入推進承包地“三權分置”改革;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探索宅基地“三權分置”具體操作細則,并加大土地規劃調整,盤活農村存量建設用地。要統籌解決好“錢”的問題。加快建立涉農資金統籌整合長效機制;完善高標準農田建設等新增耕地指標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跨省域、市域、縣域調劑機制,將所得收益通過支出預算全部用于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支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探索建立封閉運行的鄉村振興貸款風險金制度,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鼓勵和規范工商資本下鄉,引導社會資本投入農業農村。
作者:陸峰 系第71期市廳班學員
中共安徽省委黨校微信公眾號
省委黨校智慧校園APP
Copyright ? 2011 中共安徽省委黨校.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Minggao
皖ICP備06012118號-1 皖公網安備 34011102001196號
通訊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301號 郵編:23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