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有一年在黨校進修,組織大家去參觀安徽省質量文化館。參觀前,我不知道里面有啥可看的,參觀完之后,我突然有點受刺激。尤其是國際品牌展示區,西方大國都有質量上乘的大品牌,如德國的機械,瑞士的鐘表,日本的汽車等等,可是我們有什么呢,豆腐,宣紙,胡玉梅蠶豆醬……我想現代工業崛起是大國崛起不可替代的重要支撐這句話是有道理的。
我國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二位,社會生產力、綜合國力、科技實力邁上了一個新的大臺階;同時,我國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我國現代化涉及十幾億人,走全靠要素驅動的老路難以為繼。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必須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把人才作為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安徽向來有創新的基因。過去,我省創新從鳳陽小崗村出發,現在,安徽牢記總書記囑托,砥礪奮進,成就創新高地。我們從長期的農業大省,如今邁進工業強省、高科技之城。今天再次走進創新館,給了我全新的不一樣的感受。安徽創新館1號館征集展示各類創新成果展品1400余件;2號館著重體現先行示范功能,構建集知識產權評價、交易、金融服務、產業孵化等功能于一體的安徽科技大市場;3號館打造全球路演中心、科技成果發布中心、媒體創新傳播中心等。在講解員的介紹和實物展示中,我們省在航空航天,尖端武器、醫療衛生、疫情防控、現代農業、智慧交通、人工智能乃至很多基礎研究領域,迸發出新時代安徽發展的底氣和勃勃生機,從中看到了安徽成長中新的姿態和滿滿的自信。我們不再是害羞靦腆的丑小鴨,而是亭亭玉立不卑不亢的白天鵝了。
這些變化,離不開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關懷和省委省政府高瞻遠矚,離不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全面落實和主動融入長三角的積極作為;這些成績,凝結著高校科研院所和一大批知識分子攻堅克難的智慧和汗水,凝結著眾多大中小企業人才職工知難而進接續奮斗的不懈探索。
期待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新征程上,安徽能以人才、科技、創新三家馬車的驅動引領下,打造更多更強的知名產品和品牌,不僅為安徽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勁動力,造福江淮人民,而且為國家綜合實力的提升,為世界經濟增長做出積極的貢獻。
值此中高考結束之時,我想對于安徽的青少年學子來說,未來的路很長,有廣闊的舞臺天地,大有可為,希望他們能刻苦奮斗,不遠的將來造就各行各業的人才!
2021級黨的學說與黨的建設專業 文/葛瑞冬 圖/付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