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風尚

當前位置:首頁 - 文明創建 - 文明風尚

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促進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發布時間:2023-10-23作者:來源:中國文明網分享到: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指出,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習近平總書記有關文化傳承發展的重要論述,既明確了新時代繁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根本任務和指導思想,也內含著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與新時代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邏輯關系。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和文化目標。加快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富裕富強,才能實現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

  以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豐富中華民族精神世界。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中華文明之所以根深本固、歷經磨難而不斷,根本在于源遠流長的文化根脈和強大的傳承能力。根植于民族文化基因,中華文明的形成、傳承和發展蘊含著強大的內生力量。在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孕育下,中華文明形態不斷豐富,中華民族精神世界不斷拓展,構建起中華民族的精神巨樹,形成了偉大的民族精神。如果不從歷史連續性來認識中國,就不可能理解中華文化和中華文明,也就不可能培育創造出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中華民族在悠久的文明發展史上,創造積累了豐厚的文化成果,形成了絢麗多姿的文化景觀,包括卷帙浩繁的文化典籍、各具內涵的風俗習慣、意義深厚的節日節慶等,在文明形態的構建和傳承中發揮了基礎性作用,成為文明載體。它們既是我國勞動人民創造性社會實踐的精神結晶,也是中華文明大廈的基石。新時代,創造出更加豐富、多元的文明成果,必須不斷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更加豐富多彩。

  以中華文明創新發展培育中華民族進取精神。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創新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的進取精神,決定了中華民族不懼新挑戰、勇于接受新事物的無畏品格。創新是活力的源泉,一萬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以及豐碩的文明成果昭示,中華文明是充滿活力的文明機體,以極大的創造力成就了人類文明歷史中的絢爛風景。在中華文明史上,農耕文明的誕生標志著人類由適應走向創造,由攫取走向生產,這是中華文明極富創造力的有力證明。在農耕文明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洋洋中華思想文化大觀,生機蓬勃,歷久彌新,以儒家為代表的思想學說至今仍然在世界范圍具有廣泛的影響力。這種文明的創新性也體現在中華民族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精神品格中。一部中華民族的發展史,就是一部面對自然和社會挑戰勇于探索、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歷史。中華民族始終以“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不斷創造自己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進入新時代,黨領導人民攻堅克難,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令人矚目的發展成就,最根本的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作為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所包含的一系列理論成果,無不展示出旺盛的創造力和強勁的進取精神。以守正創新的正氣和銳氣賡續歷史文脈、譜寫當代華章,才能為鼓舞和引領中華民族奮勇向前凝聚起更加強大的精神力量。

  以開放包容的文明姿態凝聚民族向心力。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統一性、包容性。中華文明的統一性,決定了中華民族團結一致、堅貞不屈的共同信念,形成了歷史悠久的愛國主義傳統。中華文明的包容性,決定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和諧格局,決定了中華民族在交流交往中友善利他的歷史取向,涵養了中華民族的博大胸懷。中華文明的這種統一性和包容性,構筑起了中華民族共同依托、共同傳承的精神世界。正是守護著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全國各族人民才攜手并肩,一步步走到今天。靠著統一性,中華民族在磨礪中錘煉團結一致、勇往直前的精氣神;靠著包容性,中華文明不斷汲取外部養分,在文明交流互鑒中開闊視野、涵養胸懷,從而取得歷史主動。團結統一、眾志成城成就了中華文明深厚的家國情懷,兼收并蓄、開放包容造就了中華文明博大廣闊的文化品格。新征程上,無論是對內提升先進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還是對外增強中華文明的傳播力影響力,都離不開融通中外、貫通古今。只有延續開放姿態和包容胸懷,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借鑒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我們才能不斷增強民族向心力,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新成果贏得歷史主動和思想主動。

  以中華文明和平發展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根源于農耕文明的“和合”理念,是中國傳統文化和中華文明的核心屬性和價值取向。和平相處、合作發展是“和合”的基本含義,其中既包括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也包括人與人的合作關系。因此,中華文明從源頭上就向往和平和睦的環境,從根本上就趨向合作共生、命運與共的發展方式。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是全人類共同價值,是各國人民的共同追求。中華文明對和平的向往,決定了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協調,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建設也將不斷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以人類文明新形態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斷躍上新高度。(曾漢君\廣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南方醫科大學研究基地特約研究員、南方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 中共安徽省委黨校微信公眾號

  • 省委黨校智慧校園APP

Copyright ? 2011 中共安徽省委黨校.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Minggao

                         皖ICP備06012118號-1         皖公網安備 34011102001196號

通訊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301號 郵編:230022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片不卡无码久久| 国模大胆一区二区三区| 先锋影音av资源网| 91亚洲精品第一综合不卡播放| 日韩在线永久免费播放| 亚洲成a人一区二区三区| 色吊丝在线永久观看最新版本| 国产网红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精品 | 粉嫩国产白浆在线播放| 国产无套露脸大学生视频| 87福利电影网| 在线观看免费黄网站|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福利| 欧美黑人两根巨大挤入| 国产亚洲精品2021自在线| 99久久精品费精品国产| 日本在线观看成人小视频| 五月开心播播网| 永久看一二三四线| 四虎成人永久地址| 调教办公室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对白刺激久久久| 一本大道无码人妻精品专区| 收集最新中文国产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aⅴ成人精品无吗| 真实国产乱子伦在线观看| 国产国语videosex| 69pao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性高湖久久久久久久久aaaaa|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欧美性猛交xxxx| 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91啪|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人成精品香港三级在|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盗摄| 99爱在线精品视频网站| 天堂8在线天堂资源8| 中文字幕日韩理论在线|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