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溪縣委黨校緊緊圍繞“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目標要求,主動擔當作為、發揮獨特優勢,堅持高站位、高頻次、高質量、高標準,在全縣黨史學習教育中走在前列、作出表率,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高站位推進學習部署。高度重視,及時研究制定《縣委黨校關于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實施方案》,將“我為群眾辦實事”作為黨史學習教育實踐的重要內容和最終落腳點,實行校委班子成員帶頭、具體處室承辦、全體教職工參與的工作機制。利用校委會、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教職工會議、支部黨員大會等形式集中學習動員19次、30個篇目;圍繞“學黨史 鑄鐵軍 開新局”、我為郎溪縣“蘇皖合作示范區建設和一地六縣”做什么。學習“改革開放史”主題開展交流研討3次;校委班子主動對接聯系建平社區13次。
高頻次推進黨史宣講。成立黨史學習教育集體備課小組,通過集體備課、試講評審、小組打磨,初步形成“尋跡郎溪三橋 追憶百年風云”“從毛澤東詩詞看中共黨史與中國共產黨的精神品格”“中國共產黨的三次偉大飛躍”等5節郎溪特色的黨史精品課;成立校黨史學習教育宣講隊,積極開展“六進”活動,先后赴9個鎮、21個縣直單位進行宣講34場次,受眾約2200余人次;依托9個鄉鎮黨校全部掛牌成立,充分發揮陣地載體作用,積極開展“萬名黨員進黨校學黨史”活動,據不完全統計,在鄉鎮層面開展有規模宣講及各類活動353場,11543人次參與;針對基層農村黨員開展有規模宣講203場,參與人次達4880人;會同縣融媒體中心,安排年輕教師進駐“郎溪之聲”,開設電波上的“黨史學習教育課堂”—軍旗的由來,收聽、閱讀、轉發量已達2.3余萬人次;推選優秀青年教師赴融媒體中心錄制“微宣講黨課”視頻(傳奇將軍——陳文、姚村蘇維埃政權的建立、夏雨初:把最難的路留給自己、抗日時期的新四軍秘密聯絡站梅渚貨稅處)等5部地方特色鮮明的微視頻;積極參與推送組工干部讀黨史(第3期):土地革命——主人的覺醒;,選送的黨課《人民至上: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講稿和PPT,獲全縣“優質黨課”稱號;推選年輕教師參加“學黨史 講黨史故事”讀書演講比賽,榮獲全市黨校系統三等獎。
高質量推進咨政主業。結合黨校黨史學習教育,將科研咨政工作與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相結合、與蘇皖合作示范區建設、“一地六縣”長三角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產業集中合作區建設、鄉村振興、文明創建、社會治理等方面的中心工作相結合,與社會關注的熱點難點堵點問題相結合,成立課題調研專班,科研課題申報數目再創新高,其中市委黨校課題立項7個,其中市領導圈定課題3個(“一地六縣”長三角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產業合作發展路徑和建設模式研究、長三角一體化的營商環境優化研究、抓黨建促社區治理路徑研究),一般課題4個(“一地六縣”郎溪片區產業一體化發展協調路徑研究、打造“一地六縣”新高地 讓“三美”全域綻放—郎溪縣美好鄉村建設“三美模式”的實踐和思考、建黨百年來黨的政治建設的歷史經驗研究、推動優秀文化資源價值轉化);市社科聯課題立項8個(“一地六縣”合作區數字經濟發展差距及一體化轉型路徑研究、宣城聚力加快“一地六縣”合作區建設研究、建黨百年來黨的政治建設的歷史經驗研究、大統戰格局下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研究、打造“一地六縣”新高地 讓“三美”全域綻放、實施營商環境提升工程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研究、以黨建工作引領社區治理研究——以郎溪城鄉社區為例、宣城深化文旅融合發展研究),課題申報立項數量較往年大大增加、課題研究動力大大提升、課題研究的現實性針對性大大增強;編輯出版校刊《學習與思考》5期,其中黨史學習教育專刊2期。
高標準推進落實增效。積極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 志愿服務活動,據初步統計,截至目前縣委黨校參加“三進三問”活動黨員干部人數130人次、走訪群眾數154人、走訪企業數2戶、征求意見建議數9個、本級“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庫入庫項目3個、校主要領導帶頭認領了3個問題,常態化開展進社區、進路段“星期五志愿活動”,校領導發揮帶頭示范引領作用,獲縣創建辦督查組通報表揚。積極協同有關單位打造“三橋”黨史紅色現場教學基地,其中畢橋鎮委黨校強化紅色主題教育基地內涵建設,打造黨史學習教育“實境課堂”,形成“一園、三館、三陣地”格局;姚村鎮委黨校積極對接安徽江左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制作蘇維埃政府舊址紅色歷史題材黨史教育電視片、濤城鎮委黨校有序修復“沙橋支部”舊址、中共廣郎中心縣委舊址——“永盛磨坊”等一批遺址,投資建設沙橋紅色文化展示館;同時凌笪鎮6月底前將完成全市唯一的下吳村羅市“記錄小康”展示館建設并對外開放。
據悉,縣委黨校還將于“七一”期間在全校集中開展“十個一”系列活動,即:開展一次文明創建“我為群眾辦實事”志愿服務活動、集中觀看一批紅色主題電影、黨組織負責人上一堂黨課、組織一場黨章和黨史知識集中測試、舉辦一次“慶建黨百年 唱紅色贊歌”活動、組織一次“學百年黨史 踐初心使命”主題研討活動、開展一次“百年黨史我來說”微黨課比賽活動、走訪慰問一批離退休老黨員、老干部活動、開展一次黨員“一句話承諾”“微心愿”書畫、“美麗郎溪”攝影作品展示活動、開展一次“誦讀紅色家書 追憶百年黨史”和“學黨史 誦經典”詩歌朗誦比賽活動,切實推動我校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中共安徽省委黨校微信公眾號
省委黨校智慧校園APP
Copyright ? 2011 中共安徽省委黨校.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Minggao
皖ICP備06012118號-1 皖公網安備 34011102001196號
通訊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301號 郵編:23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