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強調,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關于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的重要講話,充分展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偉力,充分彰顯了錨定“十四五”奮斗目標的恒心毅力,充分體現了在錯綜復雜的環境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高超能力,要堅決對標對表,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高度,深刻領會精神實質,堅決抓好貫徹落實。要堅定信心決心,準確把握黨中央對當前經濟形勢的分析判斷,辯證看待一季度經濟數據,在“穩增長壓力較小的窗口期”內補短板、凝神聚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下育動能、全面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在“國際國內雙循環”中擴開放,推動全省經濟在恢復中達到更高水平均衡。要堅持抓主抓重,突出十大新興產業擴投資,建立健全高位推進的產業鏈鏈長制度,縱深推進“三重一創”建設,深化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以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建設為抓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強化“三個走”“四督四保”等工作機制,力爭在百億級項目建設上實現新突破;突出體系建設抓創新,助力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聚力攻堅“卡脖子”難題,完善安徽創新館線上線下科技轉化功能,謀劃推動具有年度特征的科技改革任務;突出實體經濟增活力,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升級完善“四送一服”,深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全面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突出國家戰略促開放,全年度、全過程、專業化推進自貿試驗區、世界制造業大會、“天下徽商”圓桌會等開放平臺建設,更好服務和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部地區崛起、長江經濟帶建設、“一帶一路”倡議,以“三地一區”建設推動全省更大范圍、更深層次、更高質量開放;突出環保督察嚴整改,堅決抓好中央生態環保督察通報典型問題和全省面上問題整改,高標準建設長江、淮河、新安江、引江濟淮四條生態廊道,加快建設環巢湖十大濕地等重點生態項目,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突出鄉村振興增福祉,持續改善脫貧人口生活,抓好就業、住房等基本民生;突出安全發展守底線,統籌做好疫情防控、金融安全、防汛抗旱、安全生產、社會穩定各項工作。要堅持總攬全局,全面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著力構建領導有力、權責明晰、分工明確、運轉有序的經濟工作領導體系,進一步強化責任擔當、改進工作作風,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經濟工作安排不折不扣落到實處,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會議指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刻理解“生態文明建設從認識到實踐都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的變化”,堅持不懈、毫不放松推進生態環境修復和改善,切實增強抓好生態文明建設的信心決心。深刻理解“我國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十大新興產業,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深刻理解“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持“嚴整改、重質量、促轉型”,扎實開展新一輪“三大一強”專項攻堅行動,努力實現發展高質量和生態高顏值有機統一。深刻理解“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堅持系統觀念、創新思維、底線意識,試點探索環境專項監督長制度,著力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深刻理解“提高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強化剛性約束,營造良好氛圍,嚴格履職盡責,確保黨中央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各項決策部署落地見效。
會議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職業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為根本遵循,一體貫徹全國職業教育大會和孫春蘭同志在安徽調研時的講話精神,牢牢把握堅持黨的領導根本要求、教育質量生命線、產教融合本質特征,大力實施中職辦學條件達標工程,建立緊密對接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通過“編制周轉池”等方式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推進與滬蘇浙聯合辦學,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各級黨委政府要強化政策保障和多元投入機制,引導全社會關心支持職業教育,加快建設技能型安徽。
會議指出,巡視是政治巡視,是重要政治工作。要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巡視工作的重要論述,對“國之大者”心中有數,對巡視定位、方針、重點、方法等心中有數,對被巡視黨組織職責使命、地位作用等心中有數。要深化巡視巡察上下聯動,堅持黨內監督、群眾監督和其他監督貫通融合,著力構建系統集成、協同高效的監督工作格局。要持續抓好中央巡視反饋問題和全省巡視巡察發現問題整改,進一步壓實責任、加強調度、從嚴銷號,確保見底清零。要綜合用好巡視成果,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保障“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會議還研究了其他事項。(通訊員 鄭言)
中共安徽省委黨校微信公眾號
省委黨校智慧校園APP
Copyright ? 2011 中共安徽省委黨校.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Minggao
皖ICP備06012118號-1 皖公網安備 34011102001196號
通訊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301號 郵編:23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