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曾告誡全黨:“如果管黨不力、治黨不嚴,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黨內突出問題得不到解決,那我們黨遲早會失去執政資格,不可避免被歷史淘汰。這決不是危言聳聽?!?/div>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不懈推進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貫徹落實,黨員干部的宗旨意識進一步增強、為民造福的政績觀進一步樹牢,群眾從黨員干部作風轉變中享有的獲得感也不斷提升。
2024年以來,全國紀檢監察機關深入開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嚴厲打擊一個個民生領域“微腐敗”,堅決斬斷伸向群眾利益的“黑手”。其中,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指導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依法查處貪占學生餐費、插手招標采購、收受回扣等問題3.8萬件,處分2.3萬人。
今年全國兩會前夕,全國人大代表、甘肅省東鄉族自治縣伊菲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忠山在調研“校園餐”管理時驚喜地發現:“如今,在學校食堂,花7元就能打上一葷兩素加主食的套餐。價格透明、品種豐富,飯菜質量明顯提高了!”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加強作風建設必須緊扣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這個關鍵?!薄袄习傩湛醋黠L建設,主要不是看開了多少會、講了多少話、發了多少文件,而是看解決了什么問題。‘春江水暖鴨先知’,有沒有變化,老百姓體會最深?!?/div>
回顧過去的10多年,一場激濁揚清的作風之變滌蕩神州大地,讓人民群眾看到了發生在身邊的變化。
高檔會所變身親民茶樓,還湖還景于民,人們欣喜地說:“開心茶館又回來了!”
紅白喜事大操大辦少了,鋪張浪費少了,人們明顯感受到,“人情負擔減輕了!”
過去,有的政務服務大廳“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如今,從“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也不跑”,再到“高效辦成一件事”,人們由衷地說:“現在辦事方便多了!”
過去,有的調研“坐著車子轉,隔著玻璃看”。如今,干部下基層越來越多了,一線調研越來越實了,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這一面。人們發自內心地評價:“黨的好作風又回來了!”
持續深化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讓基層干部輕裝上陣。過去更多的是要求群眾去做事,現在更多的是黨員干部給群眾辦事、做服務。人們拍手稱贊:“干部有了精氣神,我們做事有了主心骨!”
還有,公車使用規范了,超標辦公用房騰退了,公務用餐嚴格了,公款旅游剎住了,逢年過節也不再發購物卡了……黨風政風引領社風民風向善向上,勤儉節約、不尚浮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日益深入人心。
反“四風”樹新風,中華大地清風正勁。
如今,在廣袤的田野上,一批批駐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揮灑汗水、辛勤耕耘;在工廠企業里,成千上萬的助企聯絡員帶來政策、帶來辦法、帶來實實在在的幫助;在搶險救災一線,廣大黨員干部沖鋒在前、勇于擔當,構筑起守護家園的堅固防線……
“只要有黨員在行動,黨旗在飄揚,我們就心中不慌?!睒銓嵍嬲\的話語,道出了人民群眾對黨的擁戴和信賴。
黨的作風是黨的形象,是觀察黨群干群關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
2021年春,一段發生在廣西桂林毛竹山村的對話刷屏網絡——
“總書記,您平時這么忙,還來看我們,真的感謝您。”
“我忙就是忙這些事,‘國之大者’就是人民的幸福生活。”
質樸溫暖的話語,彰顯人民領袖心系人民的深厚情懷。
一切為民者,則民向往之。歷史從不偏愛哪一個政黨,誰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誰放在心上——
2024年國家統計局調查顯示,94.9%的受訪群眾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貫徹落實成效表示肯定。
民心所向,大道無垠。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有力把中國式現代化不斷推向前進。
“從長期的實踐來看,作風建設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是個永恒的主題”
好作風護航新征程
2025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赴遼寧看望慰問基層干部群眾,再次講起了蘋果的故事。
遼沈戰役期間,錦州鄉間的蘋果熟了,行軍路過的解放軍戰士雖然饑渴難耐,卻一個都沒有摘。毛澤東同志說:“不吃是很高尚的,而吃了是很卑鄙的,因為這是人民的蘋果。”
上次是2022年秋,在遼沈戰役紀念館,習近平總書記講完這段故事,語重心長地說:“這樣的蘋果,我們現在也不能吃。”
好傳統弘揚新時代,好作風護航新征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長期的實踐來看,作風建設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是個永恒的主題。”
加強黨的作風建設、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是新時代以來歷次黨內集中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如今,黨中央部署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這是鞏固深化主題教育和黨紀學習教育成果、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舉措,是密切黨群干群關系、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必然要求,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有力保障。
理論武裝越徹底,實踐行動就越自覺。廣大黨員干部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往深里學、往實里干,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既要治標,猛藥去疴、重典治亂;也要治本,正心修身、涵養文化,推進作風建設長效化、常態化,推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化風成俗。
一以貫之,激濁揚清。
不打招呼、現場查看、與相關人員談話、查閱檔案……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秘書處會風會紀監督組赴19個駐地,開展明察暗訪,查找問題漏洞,實現所有駐地監督全覆蓋。全國政協積極采用“移動履職平臺”等數字化工具,把勤儉節約的原則貫穿始終。代表委員們聚精會神、履職盡責,一條條真知灼見匯聚成推動高質量發展、增進民生福祉的強大正能量。
抓作風建設,抓和不抓大不一樣,嚴抓常抓和嚴一陣松一陣也大不一樣。推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化風成俗,亟須我們始終保持嚴的基調不動搖,持續糾“四風”樹新風,緊盯頑固性反復性、隱形變異問題,堅決打贏作風建設攻堅戰持久戰。
鐵規發力,筑牢防線。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贝饲?,江西省德安縣對全縣13個鄉鎮承擔的工作事項全面起底,發現每個鄉鎮所需承擔的各類事項多達1100項。
去年8月,中辦、國辦印發《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若干規定》,首次以黨內法規形式制定出臺為基層減負的制度規范。
德安縣隨即啟動鄉鎮履職事項清單編制工作。如今,鄉鎮基本履職事項清單平均116項、配合履職事項清單平均71項。當地干部反映,自從有了若干規定,上級部門向基層隨意攤派任務的情況明顯少了。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絕其源。”鏟除不良作風和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土壤,根本上要靠法規制度。推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化風成俗,要著眼長遠、標本兼治,建立健全規章制度,把制度“籠子”扎緊,確保形成的制度行得通、指導力強、能長期管用。
由表及里,固本培元。
“學習谷文昌同志,不僅要高山仰止,還要見賢思齊,像他那樣做人、為政。”去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東山縣考察期間,專門參觀了谷文昌紀念館。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谷文昌帶領全縣干部群眾苦干實干,讓一個風沙肆虐的荒島變成生機盎然的東海綠洲。與此同時,愛人工資堅持不上調,堅決不安排符合條件的自家子女入公職。他經常說,對群眾有利的事,再難也要辦;有損黨形象的事,再小也不為。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講起焦裕祿、谷文昌、楊善洲,他們的身上閃耀著黨性的光輝,鑄起共產黨人精神的豐碑。
遵規守紀才能放手干事,干凈干事才有廣闊空間。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各地呈現出銳意進取、奮勇爭先的生動局面。
以文化人,引領風尚。
文化的力量是無窮的。加強作風建設,離不開文化的導向、約束、教化等功能。
“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安徽桐城六尺巷的“讓墻詩”,人們耳熟能詳,成為家風、官德教育的鮮活素材。
去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六尺巷考察時強調:“要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上協同發力,打牢社會治理的文化根基?!?/div>
文以載道,以文潤心。新時代以來,作風建設在深化中堅持、在堅持中深化,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得到涵養和發展,一系列價值觀念得以重塑:一心為公的情懷,求真務實的精神,勤儉節約的風尚,清清爽爽的同志關系、規規矩矩的上下級關系、親清統一的新型政商關系……這讓我們看到了新時代黨的自我革命的決心與力度,也感悟到習近平文化思想明體達用、體用貫通的實踐品格。
“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div>
2022年2月,中辦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今年1月,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提出,制定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
推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化風成俗,我們要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關于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與深入學習實踐習近平文化思想有機結合起來,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挖掘傳統文化,倡導文明新風,不斷厚植優良作風的文化根基。
咬定青山不放松,留得清氣滿乾坤。
當前,我國正處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始終把中央八項規定作為長期有效的鐵規矩、硬杠杠,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以優良作風凝心聚力、干事創業,一定能把中國式現代化宏偉事業不斷推向前進。